华商在线

核心设备赋能干法电极中试线(二)100L纤维网络强化设备

资讯来源:互联网 / 2025-09-29

高能数造作为深耕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领域的企业,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解决方案,高能数造广州公司干法电极中试线,可适配百兆瓦级干法电极中试需求,整线集成高能数造通过对各种正极、负极、电解质材料的大量实验验证自研的核心设备, 既能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又可适配正极、负极及电解质等多种材料,同时整线搭载 “高精度传感器 + PLC 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张力、温度、成膜厚度等关键参数,数据可上传至数字化系统溯源。

在未经纤维网络强化工序的干法工艺中,因纤维原纤化后易呈定向排列,易导致后续膜体性能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差,既难以满足高效率批量化生产场景的抗拉伸、抗断裂需求,还会增加加工损耗、影响生产效率。面对这一痛点,高能数造纤维网络强化设备可通过优化纤维排列与结构构建,为膜体强化奠定基础,帮助客户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实现干法电极自支撑膜稳定性、一致性和机械强度的全面提升。

这一关键支撑作用,具体可通过纤维网络强化设备的三大核心优势得以体现:

1、突破原纤性能局限:针对原纤化过程中纤维易出现的定向排列问题,设备可高效实现纤维的无序化重组,打破单一取向带来的性能短板,为后续膜体强化奠定基础。

2、构建稳定纤维网格结构:通过精准工艺将无序化纤维编织成均匀、致密的网格体系,让纤维在膜体中形成立体支撑骨架,从结构层面提升自支撑膜的整体稳定性。

3、双重强化膜体关键性能:依托纤维网格的支撑作用,大幅增强自支撑膜的韧性与强度,既解决膜体易断裂、抗拉伸能力弱的痛点,又能保障膜在后续加工、使用中的耐用性,助力客户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干法电极产品。

针对干法电极中试阶段存在中试周期长(设备效率低、材料处理慢)、材料损耗高(多种材料性能不稳定导致的废品率高)、参数难管控(关键参数不准、数据难溯源、换料调试频繁) 为解决上述三大痛点,高能数造100L 纤维网络强化设备,作为干法电极中试线“核心利器”,精准解决上述痛点,适配百兆瓦级中试需求。

核心设备赋能产业升级  解决四大核心难题

高能数造自研的100L纤维网络强化设备可以高精度保障制膜和卷对卷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配合百兆瓦级纤维化设备使用,通过特殊设计的腔体与桨叶,完成对正极、负极或电解质材料的纤维长度与网络状态增强,提高材料纤维化程度和纤维网络强化各向异性。

缩短中试周期 ——1天处理2.4吨材料,效率直接拉满

高能数造100L纤维网络强化设备每小时能处理100kg(按24小时运行算,1天就是2.4吨)。依托这一效率优势,原本需 30 天完成的正极材料中试流程,可缩短至 21 天,助力企业提前 9 天进入量产筹备,在市场竞争中构筑先发优势。

更重要的是,高能数造100L纤维网络强化设备能直接匹配百兆瓦级纤维化设备,不用拆改现有产线,小试转中试的衔接成本省了20%。

 

解决“材料损耗+性能不稳定”——精准控温+气氛保护

干法电极材料金贵,可温度波动、性能不稳定问题总让好材料变“废品”。

高能数造100L纤维网络强化设备特意做了2个设计:

① 室温~100℃精准控温(调节精度达0.1℃),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② 腔体内抽真空+填充惰性气体,从根源防止材料反应。

有客户测试后反馈:用它处理负极材料,废品率从之前的8%降到了3%。

解决“中试效率低”——高处理量+适配性强

提速降周期:100kg/h处理量→1天可处理2.4吨材料,干法工艺无需溶剂回收,整线能耗比湿法中试线约低40%;无需额外改线:直接适配现有百兆瓦级设备,节省产线改造成本,小试转中试衔接更顺畅。此外设备动力需求低,无需额外投入高功率辅助设备,初期投资成本降低约15%。

解决“操作麻烦+耗时耗力”——数智化+精准控制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张力/温度/厚度,数据溯源)、减少人工成本、自动化上下料,工程师无需“盯岗补料”, 数据实时上传可溯源,快速导出报表,数据精准更省心。

高速精准,生产制造的效能担当

1.快速均匀形成3D纤维网络:

通过W型强化腔体,可以实现快速的挤压强化,打乱纤维原来的纤维取向,形成三维立体的网格结构,增加对材料的包覆性能。

2.纤维高效加强:

特殊定制的搅拌刀头,可以快速推动材料在叶片间流动与挤压,在反复挤压揉搓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PTFE纤维化效果,提高纤维韧性;

3.制备效率提升:

更大容量的强化腔体,可以匹配中试级的纤维化设备,内部出料螺杆的反向旋转,进一步增强物料参与强化的过程,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

4.工艺控制精准:

通过触摸屏以及内置的PLC程序,可实现设备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保证工艺标准的可操作性,确保材料性能与最终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5.数智化程度高:

设备接口齐备,物理上,可衔接上下游,实现自动化上下料。程序上,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接口,可与自动化控制程序,工厂MES,ERP等系统实现通讯与数据共享,高效完成作业。

 

作为固态电池干法电极产线整体解决方案专家,高能数造深耕核心工艺优化与全流程智慧协同。围绕设备性能保障,公司从前期小试到中试阶段开展系统性实验测试,充分验证并巩固设备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帮助客户降低实验成本;现阶段,正以专业技术方案为全球储能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择高能数造,便是与储能时代的“高能内核”同行,共探绿色能源新未来。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